【甘肃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】天津帮助建扶贫车间为会宁中药材工业强筋骨
首页【甘肃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】天津帮助建扶贫车间为会宁中药材工业强筋骨
当时浏览器不支持播映,请更新您的浏览器! 我国甘肃网5月8日讯(本网记者 宋芳科 文/图)“我在镇上陪读4年了,这2年才到镇上的中药材加工扶贫车间打工,曾经孙子上学后,闲在家里也没地打工去。”会宁县杨崖集镇农家妇女刘昌琴在承受“甘肃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主题全媒体会集采访活动”采访时道出自己有工可打的高兴。 从2013年第一批种下中药材,到本年播种面积到达1.5万亩,处于二阴山区的杨崖集镇尽管不能说自己是千年药乡,可是却对自家土地产出的会宁党参、黄芪充溢信心。 杨崖集镇乡民在中药材加工扶贫车间打工 杨崖集镇镇长袁应军说,相关检测陈述显现,会宁党参多糖含量约40%,高于国家标准2倍。会宁黄芪甲苷含量约0.13%,高于国家标准3倍。这些要害目标都显现出会宁中药材“人无我有、人有我优”的过硬质量,成为又一富民工业。 让中药材栽培工业链延长,不断提高中药材附加值,是当地考虑的问题,也是天津市在东西部对口帮扶会宁县时所采纳的工业扶贫办法。 2018年10月以来,天津和平区先后投入帮扶资金488万元,当地企业自筹517万元建造杨崖集镇中药材加工扶贫车间,现在已建成1800平方米初加工车间一座、4500平方米中药材暴晒场一处,2000平方米太阳枯燥房一座,1844平方米精美包装扶贫车间一座,购进质量筛选机2台,产品分选机2台,小袋精制包装机2台,罐装包装机1台,建成500立方米的蓄水池一座。 刘昌琴正在暴晒中药切片 得益于天津帮扶,刘昌琴就近在扶贫车间找到暴晒药材的作业。 刘昌琴说,4年前她就来镇上给上小学的孙子煮饭,现在是两个孙子的陪读奶奶。前2年,她给孙子做完饭后就没事干了,他们的日子开支都是老公和儿子给,家里的日子也不宽余。有时连她自己都着急,就愁没个来钱的门道。后来扶贫车间开了,她总算能够在家门口打工赚钱了。 “孙子送到校园,我就来车间干活,除掉寒暑假一年也能挣1万元,我和两个孙子的花销都够了。本年我儿子在会宁县买房了,我更要好好干,给儿子补助一下。”刘昌琴说起现在的作业充溢取得感。 赵富忠在车间作业 “我也是在镇上给孙子陪读,在这里上班2年多,花钱再不发愁,孙子想要啥,能买就给买。”陪读爷爷赵富忠接上话茬持续说,他们家还种了10亩药材由儿子打理。 赵富忠说,在车间里他们栽培的药材被切片包装,有些还加工成摄生保健茶,一下就和曾经不一样了。像他们这个年纪干其他活不好找,药材加工让他们多了一份收入。 杨崖集镇乡民在中药材加工扶贫车间加工中药切片 据介绍,杨崖集镇中药材扶贫车间为60余名贫穷大众供给就地就近工作岗位,每个作业日务工收入在50元以上,年务工收入达72万元。 一起,经过杨崖集镇中药材深加工项目引领, 辐射带动会宁周边10个城镇贫穷户栽培党参、黄芪等中药材2万余亩,壮大和开展了全县中药材工业。 中药材切片